7月28日,15位公民應邀走進江蘇省人大常委會機關。他們既是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的旁聽者,更成為常委會分組審議首次向公民開放的見證者。這一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的創新舉措,是省人大常委會去年出臺《公民、外國友人旁聽省人代會和常委會會議辦法》后,又一次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。
回望今年年初的省人代會,19位公民和7位外國友人首次步入莊嚴的大會堂旁聽開幕會。從人代會的示范引領,到常委會分組審議的首次開放,民主參與的廣度不斷拓展,民主實踐的深度持續延伸,進一步生動詮釋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優勢。
直面社會熱點、回應百姓關切,是人大立法的顯著特點。人民群眾的關切與期待在哪里,立法機關的關注和回應就跟進到哪里。省人大常委會始終將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作為立法工作的風向標,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婦女權益保障條例、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,直指民生關切—— 其中《江蘇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(草案)》配套提交的 39 頁社會意見征集報告,正是開門立法、問計于民的生動注腳;審議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、長三角科技創新協同發展決定,則緊扣科技創新這一 “國之大者”,著力構建 “1+N” 省域法規體系,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筑牢制度保障。特別值得關注的是,民營經濟促進條例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草案在本次審議修改后,還將提請明年年初召開的省人代會審議。
完備的程序是充分發揮人大監督功效的必要條件。為增強監督工作實效,本屆省人大常委會對相關工作程序進行了改進與調整——由有關專門委員會向常委會做專項監督報告,以此強化人大監督職能,增強監督的主動性、針對性與實效性。本次常委會會議創紀錄地審議了三項專項監督報告,涵蓋科技創新、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、太湖流域環境治理等多個領域。這一創新實踐,立足完善監督程序、創新監督方式,對提高審議質量、激活人大監督效能起到了重要作用,讓監督真正“長出牙齒”,展現出新時代人大監督的剛性力量。
從年初公民旁聽人代會,到本次公民首次見證常委會分組審議;從39頁厚重的民意征集報告進入審議參閱資料,到“1+N”新質生產力省域法規體系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;從探索開展專項監督工作到全面鋪開專項監督形成“發現問題—跟蹤督辦—整改落實”——這些點滴變化,正是省人大常委會以十項重點任務為抓手,系統推進人大領域改革創新的生動實踐。每一個創新、變化都向人們揭示:人民民主不僅體現在宏大的制度設計中,更熔鑄于具體的履職實踐里。民主不是抽象的概念,而是可感可知的參與體驗;不是遙不可及的權力,而是觸手可及的切身感受。這種“潤物細無聲”的民主實踐,展現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蓬勃生機。
追求卓越,必作于細。從完善立法機制到創新監督方式,從拓展民主參與渠道到提升履職效能,每一個堅實的腳步都在書寫著新時代人大工作的精彩篇章。透過這些點滴變化,我們不僅看到了人大工作的與時俱進,更觸摸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時代脈搏。
與時代同步、與改革同行,江蘇省人大常委會以實實在在的創新實踐,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提供了鮮活的地方經驗。展望未來,在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征程上,省人大必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,續寫新的輝煌,讓民主之花在江蘇大地綻放得更加絢麗多彩。